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刚刚公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优先把东北黑土地区、平原地区、具备水利灌溉条件地区的耕地建成高标准农田。未来,我国将把15.46亿亩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而这其中蕴藏着巨大的新机遇。
查看更多↑2023年12月1日晚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拍摄的极光。新华社发(曲玉宝 摄)↑2023年5月1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正式挂牌。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2023年1月23日,在四川成都街头,一对父女在享用美食。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查看更多提高产量和质量:通过精确的水量和定时控制,立杆喷灌技术可以有效地满足作物的水分需求,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发育,这有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提高农业生产的稳定性。高效利用水资源:立杆喷灌技术通过精确的水量控制和均匀的喷灌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水资源,与传统灌溉方法相比,它能够减少水的浪费和蒸发损失,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查看更多近日,基于铁路平台的气象综合动态探测系统安全检测试验(以下简称“试验”)首次在京开展。试验由2022年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重大课题“基于铁路平台的气象综合动态探测技术研究”项目(以下简称“项目”)资助,通过在列车上搭载气象综合动态探测系统,来获取大气温度、湿度、水汽廓线和大气可降水量、云底高度等高空气象参数以及臭氧、二氧化碳、甲烷等大气环境参数。
查看更多1日,在南平港延平新城港区,一套可动态采集气压、气温、湿度、降水量、风向、风速、能见度数据的自动气象站顺利完成组装、安设、调试等工作,即将投入使用。“这套自动站将对南平港区域局地灾害性天气实行实时、连续监测,最大限度降低天气条件对船舶进出港口和货物装卸的不利影响。”市气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南平市气象局已完成了闽江航运重点区域31套自动气象站的升级改造工作,逐步建立起“水陆空”全方位、一体化气象监测网,精密监测闽江航道中小尺度、局地突发灾害性天气,确保航运安全。
查看更多当地时间2月12日,位于南极恩德比地的极地国产新型气象站调试结束。至此,首次随第40次南极考察队运往南极的3座气象站均已安装完毕。目前,各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各项监测监控数据正常,设备功能完善并达到要求,标志着极地国产新型气象站试运转圆满成功,顺利进入稳定数据采集阶段。
查看更多当地时间2月12日,位于南极恩德比地的极地国产新型气象站调试结束。至此,首次随第40次南极考察队运往南极的3座气象站均已安装完毕。目前,各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各项监测监控数据正常,设备功能完善并达到要求,标志着极地国产新型气象站试运转圆满成功,顺利进入稳定数据采集阶段。
查看更多江苏多地的实践再次表明,农业插上“智慧”的翅膀,将为乡村营造出“金色”十足的大好未来,将让农民的“钱袋子”更鼓,让农民这份职业更体面。小杨村的农田装上了物联网系统(央视网郑芳摄)梅林村科学种草,有效保护了土壤层(央视网郑芳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