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大家谈
访谈
天津市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杨德江
视频加载中...什么是“七下八上”?
“七下八上”指的是一个时间段,为7月下旬到8月上旬,是每年北方地区的主要多雨期,盛汛期,此时段内各种灾害性天气频发,如区域性暴雨,洪涝灾害等大多都出现在这一时期。因此,每年的“七下八上”也是防汛的最关键时期。
01、“七下八上”为何会成为防汛关键期?
一般7月下旬到8月上旬,夏季风的北边缘推进到了华北地区,同时副热带高压北上至北纬34°-38°,水汽便通过副热带高压西南侧源源不断地向北输送,这股暖湿气流一旦与东移南下的冷空气相遇,就容易形成强降水和持续性降水。
我国雨带变化的原因:“副高”北跳
我国雨带的季节性移动与副高脊线位置的季节性北跳有密切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副高脊线会有三次明显的季节性北跳。我市夏季降水集中出现在“七下八上”,主要是受副高的第三次北跳影响形成的。
第一次北跳:6月第4候
脊线位置由北纬20°以南移至北纬20-25°,此时我国主雨带由华南北上至长江流域。
第二次北跳:7月第2候
脊线位置北跳至北纬25-30°,我国主雨带由长江流域北移至黄淮地区。
第三次北跳:7月第6候
脊线位置北跳至北纬30°以北,我国主雨带北上至黄河流域至华北地区。
02、“七下八上”期间暴雨特征和危害?
这一时段降水的特点是“强度大,持续时间短,局地性强,年际变化大,降水时段集中”。短时的强降水可能会导致旱涝急转,并引发水位快速上涨、水库饱和、河道流量激增。此外,随着台风逐渐活跃,强台风可能带来暴雨洪涝、大风和风暴潮灾害。
03、“七下八上”期间本市降雨量如何?
历史统计显示,我市“七下八上”期间常年平均降水量为118.9毫米,1977年最多,达451.7毫米;最少的2008年仅为23.0毫米。年际变化比较大,且降雨量集中,形成旱涝急转的可能性大,对防洪防涝的压力较大。
04、“七下八上”期间出现过哪些暴雨灾害?
北京2012年“7.21”特大暴雨
2012年7月21-22日,京津冀出现大范围暴雨过程,其中北京市降水最强,最大雨强达100.3毫米/小时,大部分地区出现了大暴雨到特大暴雨天气过程。天津全市平均过程雨量近100毫米,武清气象站近260毫米。
天津2016年“7.20”大暴雨
2016年7月19-20日,天津全市出现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强降水主要集中在19日23时至20日16时,24小时降水量为1951年以来最大。陆地出现5-6级、渤海海面出现8-9级东北风,沿海地区最高潮位达5.13米。13个国家气象观测站中市区、东丽、静海降雨量突破7月历史同期极值,武清、北辰、津南、大港、汉沽为历史同期第二。
05、“七下八上”期间如何防范应对灾害?
发生暴雨时
应及时切断室外电源,外出时不要贸然涉水,注意防范山区强降雨可能诱发的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及泥石流、滑坡、崩塌等次生灾害。
发生雷电时
应停止露天活动和高空等户外危险作业,危险地带人员和危房居民尽量转移到避风场所;加固容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遮盖建筑物资;刮风时不要在广告牌、临时搭建物等下面逗留。
发生冰雹时
户外行人尽快到安全地方躲避,妥善保护容易受到冰雹袭击的汽车等室外物品和设备。
图个明白——教您看懂“七下八上”
专业指导:天津市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 杨德江
策划/编辑:天津预警发布中心 苑超
融媒制作:云维,韩玉妍,李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