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站行业新闻

新闻中心

Service support

近距离探索气象奥秘,珲春市气象局开展世界气象日开放日活动

 

今天是第63个世界气象日,今年气象日的主题是“天气气候水,代代向未来”。围绕这一主题,珲春市气象局在珲春国家基本气象站开展3·23世界气象日开放日活动,并联合珲春市沙坨子出入境边防检查站举办科普宣传活动,邀请珲春市第四中学80余名师生到气象站近距离“探秘”。

 

本次活动的气象科普宣传讲解员——珲春市气象局应急与减灾科科长首先带领师生参观了人工增雨火箭架和火箭弹模型,详细讲解人工增雨如何向天借“甘霖”,让大家了解到“人工增雨”不是“无中生有”,增雨作业需要必备条件,带大家走出了“久旱天气发射火箭弹就可以人工降雨”的误区。随后,讲解员带领师生来到地面气象观测场,现场讲解百叶箱、雨量传感器、风向风速传感器等气象观测设备的原理,通过实地参观激发大家对气象知识深入学习的兴趣。同学们纷纷惊讶于变幻的天气原来是靠这些小小的气象设备捕捉到的,全程认真听讲、积极互动,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讲解员都耐心解答。

 

户外参观结束后,气象讲解员向师生们展示了温度自记纸、毛发湿度计、温度表等气象“老物件”,讲述了自1957年建站至今气象工作的发展历程。让大家了解到这些“老物件”属于人工观测时代,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气象事业与时俱进,已进入了自动化观测时代。

 

最后,珲春市气象局联合珲春市沙坨子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开展了气象与安全科普知识讲座。上半场,气象讲解员以《天气气候水,代代向未来》为主题,通过生动有趣的视频、通俗易懂的话语向同学们讲解了人工增雨作为人工影响天气的技术手段之一,是如何促进云滴迅速凝结或碰并增大成雨滴、降落到地面的,以及人工增雨抗干旱、保丰收的重要作用。并围绕今年气象日主题,详细讲解了天气、气候与水之间的相互影响、动态循环。下半场,珲春市沙坨子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民警作《恶劣天气安全教育》科普讲解,提高了学生们的气象防灾减灾能力。

 

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能够参加这次气象日科普活动真的太有意义了,看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仪器设备,学到了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希望以后还能参加这样的科普活动。

 

下一步,珲春市气象局将以此次世界气象日系列活动为契机,采用“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深化局校合作,强化单位联合,扩大不同群体参与度,继续举办形式多样的气象科普系列活动,提高社会各界对气象工作的认知度,推动群众参与气象防灾减灾,充分发挥发挥气象趋利避害作用。


吉林日报社出品

策划:韩雪洁

执行主编:于悦

作者:王楠楠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于悦

编辑:韩玉红

来源:编辑:author发布时间:2024-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