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站行业新闻

新闻中心

Service support

外滩气象信号台——老上海人心中的天气风向标

上海人对于外滩总有特别的情谊,这里也是上海十里洋场的真实写照。外滩矗立着五十多幢风格迥异的古典复兴大楼非常引人瞩目,不少游客都在此留下合照。今天带大家看一看矗立在黄浦区延安东路外滩的外滩气象信号台,由于地址在外滩洋泾浜桥(今延安东路外滩),它又被称为洋泾浜气象信号台。

 

上海开埠后,各国商船往来于此,然而上海常年饱受台风侵袭,出海的商船由于不能获得及时的天气预告,不少船只沉没在江海中。1884年当时的法租界公董局在外滩洋泾浜桥建立了最初的气象信号台,但当时设备简陋,木桅杆在1901年和1906年的台风中两次折断。

于是,公董局决定建造新的外滩气象信号台。1907年重建圆柱形的砖混结构气象塔,塔身高近50米,顶上装有风向仪。每一个站在这里的人都感觉自己无比渺小,可能就是因为近50米高的塔身吧。

 

1914年扩建了与塔体风格一致的两层裙房,建筑外表为红灰相间的横向条纹装饰,水泥砌成。四周有曲线形的扶壁柱,二层窗顶部为半圆拱,突出于檐口之上,形呈半圆形雏堞状的女儿墙。铁质阳台栏杆及木门装饰均有明显的欧洲新艺术运动风格。外滩气象信号台由高约4米的砖砌座钟和顶部悬挂验时球与暴风旗的木柱组成,是当时亚洲及太平洋地区最早的信号台之一。

 

外滩气象信号台的建成,让无数跑船的人们有了“指示”。它为黄浦江畔上的过往船只和市民服务,悬挂天气变化气象标志和授时信号。当“黑色风球”挂起时,会牵起无数跑船人或跑船家属的心,因为黑色风球预示着最高级别的台风。它似乎是一块巨大的告示牌,提醒着市民们实时气象情况。

 

随着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外滩气象信号台的气象预报模式已然落后。1957年2月15日,外滩气象站停止了长达73年的工作,桅杆上空无一物,这里,再也不会挂上让大家恐惧的“黑色风球”了。

 

1994年2月15日,外滩气象信号台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优秀历史建筑;2014年4月,外滩气象信号台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在外滩气象信号塔裙房的外墙上,有一块黑色的石碑,上面记录着信号塔的过去。

 

外滩气象信号台作为中国第一个气象信号台,在它长达七八十年的工作时间里,兢兢业业为这座城的人们服务,它是那一代人的“无可替代”的。如今,外滩气象信号台已经在黄浦江边耸立了137年,依旧雄姿焕发,虽然现在桅杆上归于沉寂,但它依旧是老上海人心中的风向标,在这座城市留下永不磨灭的影响。

 
来源:编辑:author发布时间:2024-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