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解放军山东舰航母战斗群联合近百架飞机,在西北太平洋展开了一场空前的“围岛军演”,战机的轰鸣声、导弹的呼啸声、舰炮的射击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乐调”,引发全世界的重点注视。
不过在山东舰战斗群围岛军演前夕,东台湾出现了一种罕见天象,黑暗夜空出现了一轮“血月”,长达两个小时之久,徐徐升起的圆月亮变成了血红色,“血月”又称为红月亮。
东台湾出现“血月”在岛内引发了不小热议,古人将“血月”视为是不祥之兆,那么东台湾上演“血月”,会发生“不祥事件”吗?我们带着疑问继续了解下去。
东台湾出现两小时“血月”
据台湾媒体报道,4月6日晚上6时许,天空还没有完全黑透,东台湾天空出现了一轮又大又圆的“血月”,吸引了大量台湾民众的外出围观,很多民众来到空旷的海滨公园和利吉山上进行“赏月”。
台湾岛以山地和丘陵为主,约占全岛面积的2/3,岛中央有一条高高的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纵贯南北,东台湾是对台湾中央山脉以东的地区的简称,多指花莲县、台东县和宜兰县,经济不发达,人口密度较低。
岛民争相在台东社群网站上贴出亲手拍出的“血月”照片,红通通的满月又大又圆,简直美翻了,张姓女子说:好美喔,通常满月的颜色是白色的,这次竟然这么红,郭姓游客惊问:台东月亮都这么漂亮吗?
“血月”约从6时许开始,直到8时月亮才变回原本的白色,在接下来的7日和8日晚,血红色再也没有出现。
会引发“不祥事件”?台媒:误会一场
十分巧合,“血月”刚好出现在蔡英文窜访美国坐专机返回的时候,于是有网友认为,“血月”可能会引发“不祥事件”。
其实它是一种十分“罕见”的自然事件,不会引发“不祥事件”,跟后来解放军山东舰战斗群围岛军演没有任何的因果关系,大家不要想多了。
其实,东台湾民众看到的“血月”并不是真正的血月奇观,它的出现证明了东台湾空气污染严重,空气质量令人堪忧,能见度也不高,空气中悬浮着大量微粒。
大量微粒有效阻挡和吸收了月光中的蓝色光线,我们知道月球本身并不发光,是在反射太阳光,因此月光和阳光一样,也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光线组成的复合光,月光失去蓝色光线后呈红色。
光线具有波粒二象性,又称光波,红、橙、黄、绿、蓝、靛、紫光线并非只有颜色的不同,更重要的是它们的波长不同。
红光波长760~622纳米,橙光波长622~597纳米,黄光波长597~577纳米,绿光波长577~492纳米,蓝光波长492~450纳米,靛光波长450~435纳米,紫光波长435~390纳米。
波长越长穿透性就越强,波长越短穿透性就越弱,越容易被阻挡和吸引,因此红光和橙光的穿透性最强,蓝光、靛光和紫光的穿透性最弱。
台湾“血月”跟我们此前看到的血月完全不同,真正意义上的血月只出现在月食期间,阳光透过地球大气层照在月球上时,厚厚的大气层吸收了阳光中波长较短的蓝、靛、紫光线,撒在月球上阳光呈现红色。
台媒表示:原来是误会一场,并非真正的“血月”,台东气象站专家黄佳美表示,空气污染严重跟南风和北风碰撞有关,最新的气象风力图显示,从大陆而来的“冷风”往东南方向移动,来自海洋的“暖风”往西北方向移动。
两股气流刚好在东台湾地区相遇,相遇后气流向上运动,将地面含有灰尘的脏空气带到了上空,从海洋来的“暖风”含有大量水气,水气与灰尘,形成能长期悬浮在空中微粒,吸收了月光中的蓝光,在感觉上,月球变成“血月”。
最后
近日,内蒙古四子王旗爆发了沙尘暴,大量尘埃飘浮在空中,天空变成了“暗红色”,这是因为飘浮的尘埃吸收掉阳光中波长较短的蓝、靛、紫光线,留下波长较长的红、橙、黄光线,与台湾“血月”产生原理相同。有趣有料的科学内容请关注唯一的微信公众号:有趣探索#头条创做挑战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