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气象局印发通知,对2021年气象监测预警补短板工程建设作出部署,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和对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提高气象要素的垂直监测水平,提升雷达观测覆盖率,增强突发性、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能力,进一步破解防汛救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补齐能力短板,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通知明确,气象监测预警补短板工程将围绕观测系统、数值预报应用的观测资料处理等任务,在天津、河北、内蒙古等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等单位展开。
围绕观测系统,气象部门将在长江流域及洪涝灾害典型易发区的9个省(直辖市),对业务运行时间超过10年的1500套自动气象站进行更新,提升设备可靠性和稳定性;在青藏高原东部边坡地带、地形复杂的偏远乡村、七大流域的重点防汛河段和重点湖泊汇水区域的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新建500套自动气象站,填补灾害易发区观测空白;对需要满足中西部地区灾害天气监测需求的11个省(自治区),以及数值天气预报对天气上游区域高空观测资料需求的天津等新建20套地基遥感垂直观测系统,实现中西部部分地区大气温度、湿度、风、水凝物和气溶胶等气象要素的分钟级观测,提高大气垂直观测数据质量;对西南地区、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存在雷达监测空白,以及东北农垦和林业保护区受气象灾害影响较大的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新建60套X波段天气雷达系统,增强数值模式快速循环同化分析与西部地区短临降水预报能力。
围绕数值预报应用的观测资料处理,气象部门将推进地基遥感垂直观测资料同化应用预处理,形成面向数值预报应用的地基遥感垂直观测资料同化应用预处理分系统,提高GRAPES区域同化系统的地基遥感垂直观测资料应用能力;将推进X波段天气雷达资料产品评估和同化应用预处理,形成面向数值预报应用的X波段天气雷达资料产品评估和同化应用预处理分系统,提升X波段天气雷达观测数据产品在数值预报和西部地区短临降水预报等业务应用中的质量,提高观测资料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