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1年,中国气象局针对七大流域出台一系列气象服务保障能力提升方案。两年多过去,流域气象保障服务能力有了长足进展。各地气象部门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加快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强化主动、互动、联动工作机制,推动各项重点任务完成或取得进展。我们将发布系列消息,纵览七大流域气象服务保障能力提升成果。
自《珠江流域气象保障能力提升工作方案(2021—2023年)》印发以来,气象部门持续强化业务管理、完善工作机制,有效应对2022年极端“龙舟水”和罕见洪水等气象灾害,流域综合观测、精细化预报预测和风险预警能力进一步提升,多部门信息共享、协同创新、保障有力的新格局逐步形成。
珠江—西江经济带精细化气象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围绕大湾区防灾减灾、生态文明等气象保障服务需求,国家气象中心联合粤港澳气象部门协同开展影响大湾区的历史台风事件及海表温度和咸潮监测分析、完成大湾区热环境格局分析等,提升大湾区气象保障服务能力。利用风云气象卫星开展多种监测业务,提高关键区域卫星遥感的生态监测评估应用能力。在气候预测和气候影响评估领域,建立暴雨、干旱等气象灾害历史数据集(库),开展云水资源、冬春季降水趋势、洞庭湖流域气候承载力、生态系统碳源等监测评估业务。气象部门还通过建立一体化综合气象服务系统、畅通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收和播发渠道、研发航线港口气象服务关键技术和服务产品等措施,提升内河航运和水上作业气象服务支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