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新闻没有报出来,你能相信吗?境外机构居然在中国境内,设置了数百个气象探测站,完全绕开了国家的监管,直接把气象数据传到了国外!更加匪夷所思的是,这些非法气象站,安装的位置,居然包括了军营、军工企业等涉密单位的周边,还有很大一部分设置在了我国粮食主产区周边。据国家安全部消息,今年以来,国家安全机关调查境外气象设备代理商10余家,检查涉外气象站点3000余个,发现数百个非法涉外气象探测站点实时向境外传输气象数据,分布在全国20多个省份。情况的严峻程度,令人发指。
设置在军事单位附近的气象站,危害极大,特别是军用机场附近,通过这些非法气象站,第一时间获取当地的气象条件,再结合卫星数据或者网络上流传的信息,境外机构就能很简单地判断出解放军战机的训练强度和规律。如果有一天爆发冲突,这些数据都会成为攻击我国本土的重要依据。这不是危言耸听,抗战时期咱们吃过这个亏,日本间谍通过收集水文、气象、地质等信息,为侵华战争提供了重要数据。
日本人针对中国不同的气候特点,为侵华日军提供不同的装具、武器等。而国军并不重视这点,明明是在自己的国土上,反而造成了巨大的非战斗减员。在远征军反攻高黎贡山的战役中,由于对气象准备不足,忽视了高山昼夜温差极大,大量士兵被冻死在了进攻的路上。反观日军在装备上准备充足,在火力不足、人员远少于远征军的情况下,仍然造成远征军重大伤亡。
军事层面好理解,气象、海拔和GPS定位,这些都是重要的军事数据,对境外机构很重要。那么把这些气象站设置在粮食产区又有什么用呢?其实很简单,通过实时的气象监测,这些境外机构,就能够准确地掌握中国的粮食产量信息,比如今年雨水大,产量比较大。或者持续阴雨天气,有可能造成粮食欠收等等。这些信息看起来没啥用,但放到国际市场上,用处很大!比如你中国小麦产量大,需要出口,国际粮商就会做出相应的调整,压低粮价。产量低,需要进口,那就抬升价格。总之,先你一步得到数据,吃亏的就是咱们!
在国际社会上,存在着许多大大小小的所谓“咨询公司”,主要干的事情就是出卖情报,其中就包括中国的气象、水文数据等。在监管下设立监测站,这无可厚非,但是受制于成本等因素,总会有一些不法的“情报贩子”,去钻监管的漏洞。只要国外的客户有需求,这些人才不会管什么“国家安全”,为了钱什么都能出卖!
往往这些人隐藏极深,有可能就是打着气象人员的旗号。某一天来到你家,告诉你,现在有个监测站需要建在你家的地里,每年还会给你一定的补偿费用。咱老百姓都老实,谁会往间谍方面去想啊,啥都不用做,还能拿到一笔费用,很多人就放松了警惕。但这有可能就是“境外机构”在中国设置的气象监测站。这些人猖狂到什么程度了呢,在军用机场附近的居民楼里,他们都敢安装监测站!用得套路和在农村一模一样!很多老百姓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就成了某些势力的帮凶!一旦东窗事发,还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好在,国家已经发现问题所在,开始行动了!2022年,中国气象局、国家安全部、国家保密局联合出台《涉外气象探测和资料管理办法》,明确规定设立涉外气象探测站点实行行政许可,未经许可不得设立涉外气象探测站点;特别是在国防及军事设施区域、尚未对外开放地区以及重点工程建设区域及其他涉及国家安全的区域不得设立涉外气象探测站点。
现在,如果再有不知道哪来的人,找到你,打着科研的旗号,要在你家阳台或者地里安装所谓的监测站,你就直接问他要行政许可,说不清楚,别客气咱直接报警,当着叔叔的面,咱把事情说清楚了。如果有许可,是正规的气象监测站,那该咋整咋整。如果不是,咱没准也能歪打正着,毕竟举报间谍活动,奖金也不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