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天气预报真是太让人失望了,很多时候预报天气的和实际的天气完全是牛头不对马嘴,前一天看到天气预报还是阴天,多雨。当时还会期待一下,明天不会这么热了。到了明天还是大太阳,风都没有,哪来的雨?这就不由得让人疑惑,气象人员在打酱油吗,还是在混工资?当然他们在干啥我管不着,我就自己查了一下天气预报!原来是这些原因。
天气预报
两千多年前,中国的古人为了适宜当时农业生产,创造了最早的天气预报“二十四节气”,通过天文和气象制定历法,了解和预测气候,虽然久远落后但这种预测方式到了今天依旧沿用,这种气象方式称为“阳历”或者“农历”。
天干地支
到了近代,随着气候检测方式的提高,气象人员利用大范围地面和高空气象观测资料与数理方法的结合,将粗略的气候进行更加细致精准的计算,所以现在天气预报已经不仅仅是24节气,全年任何地点和时间段都能有数据用于参考。
气压
天气预报的数据到底是怎么收集的呢?现在科技发达,人们在很多地方设立了自动气象站或者气象卫星。可以实时收集气压、气温、风速、风向、湿度等数据,制定相对应的标准。再将这些数据和标准结合在一起来进行气象分析,并通过物理学和流体力学的计算结果做出数字模型然后排列到固定的时间,之后会有数据统计来减少数字模型的偏差并及时调整。最后再做成气象形势图表,交给影视中心进行影像合成。这些做完后就可以下发到各渠道,我们就能知道接下来的天气了。
气象站
随着时间流逝,复杂的大气运动轨迹,会不断更新天气情况。影响天气的因素也很多,比如城市热岛效应、风力催动,人工降雨,工厂排放所产生的温室效应,都会对天气的变化产生影响。
天气
另外由于地理环境复杂,天气的局限性也比较突出。范围比较小的区域中,天气的差异也非常大,比如谚语:“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东边日出西边雨”。
彩虹
天气预报仅仅是参考云层,风力,气压等因素,对未来时间的天气状态做一个大概率的判断,影响的因素越多,而且现在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有密集的气象监测设备,越偏远的地方判断气象的难度也越大。
云层
另外人们对天气预报的术语有很大误解。如果天气预报是小雨,那么持续时间过长,降雨量达到25~50mm,那么可以定义为大雨。如果短时间阵雨倾盆而下,但是很快就雨过天晴了,降雨量也不大,那依然不能定义为大雨。
气象卫星风云3号
天有不测风云,人力岂能尽知。希望将来的科学技术能够解决这个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