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商业局是协调组织全州商品采购、调运、库存、供应的单位,在计划经济时代与粮食局、物资局等一样,是重要的经济部门,在不大的康定城响当当、硬帮帮的单位,局机关原在下桥上班,后迁至现州国资委办公楼,其机关的具体怎样开展工作,作为我们一个小孩,一个普通市民根本不是很明白,只觉得在那里上班的人很神气、很有神通、很有权力,虽然对州商业局的工作不清楚,但其下属单位却有一些了解,因为它们影响着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那时州商业局的下属单位从成都的采购站到康定的州民贸公司、从城北的批发站到城南的州食品厂、从城内的州农资公司到乡镇的姑咱制药厂,可以说是纷繁庞大,错综复杂,它们对全州’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工作起作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有些片断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原州商业局大门
八十年代初,我在重庆读书,每期放假回康,购车票是个相当头痛的事,州商业局成都采购站(设在新街后巷子一号,原是州政府驻蓉办)吴叔叔是父亲的老朋友,我经常去找他,他便把我带到八里庄仓库,搭运货进州的车辆,在八里庄仓库看到堆积如山涵盖‘吃、穿、用、住’的各类商品和繁忙往来上货下货的各种车辆,看到这些场景,我始终纳闷,为啥康定还是买不到东西呢?
原州商业局办公楼
州食品厂主要生产糖果、饼干,其实产品很简单,就是硬糖、软糖、弹子糖和外形都不统一的饼干(我们叫指姆饼干),与现在的糖果糕点根本不是同一层次无法比较,但就这样对我们来说也充满着巨大的诱惑,特别是弹子糖,一粒糖团(大人们说是古巴糖做的),外面再粘上白糖粒,染上不同的颜色,谁有一粒,会悄悄的叫上几个好友,把糖放在嘴里咬成几块,然后大家分享,给童年留下了些许甜甜的回忆,读初二时,有一天我和几个同学不知怎么混进了州食品厂仓库,一人偷了一板还没切块的软糖,放进书包,整整一天心都被那个糖块牵引着,等放学无人时一看傻眼了,还没硬化的糖块已将书包里的东西粘成了一坨,嘻嘻!
原州民贸公司也是原州商业局办公处之一
七十年代未,康定在气象站后面高山上建设了第一个电视转播台,从此康定进入了电视时代,但电视机却非常难买,州农资公司是电视机的重要供应地之一,人们千方百计的找人、说情、请托购买电视机,无论什么牌子多大尺寸,先排号,货到后碰到什么是什么,买到就行,不外乎就是12吋、14吋的‘熊猫’、‘金星’、‘成都’牌黑白电视。洗衣机、自行车都是州农资公司的紧俏货,我家的第一台‘三峡’牌洗衣机就是这里买的。现在想来,当时物资紧缺的情况下,能采购到这些商品,他们付出了多么巨大的劳动和心血。
现州民贸公司
八十年代,州商业局迁至将军桥,为了丰富市场供应,州民贸公司将底楼全部办公室建成了卖场,各类百货物品盈满货架(柜),段经理的身影各柜组间匆匆奔忙,九十年代为提升卖场形象,在公司大门两边立柱上塑了两条龙,不知什么原因,这两条龙塑了整整三年,一直到大楼拆除也未彻底完工。
州农资公司
州医药公司,是那时全州唯一的药品供应商,也是中药材收购商,百姓采挖的中药材全部卖到这里,州医药公司规模庞大,除在外贸局下邻的办公区外,还有总段对门的收购点,南郊的仓库区,城里的门市部。
州医药公司原址
姑咱制药厂,是全州唯一的制药企业,其产品‘藏青果’冲剂、‘沙棘精’等深受百姓欢迎,九二年我在鱼通搞‘社教’工作时,村里的老支书感冒十余天不见好转,我将‘藏青果’冲剂送了他几袋,服用后居然好了,神奇!后来州制药厂通过招商重组,更名为‘金珠制药’,不知现在是不是还在生产,只知道药厂大院已变成了集贸市场,为提升姑咱镇的市容市貌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商业职工在上货准备下乡
还有商车队(有关章节已涉及)、石油公司(准备专集叙述)等,州商业局管辖复杂,人员众多,号称‘商半城’,为那个时代的经济发展、群众生活、社会稳定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康定娃的心里留下了不灭的印象,改革开放后,随着流通领域的放开,供需见面、物价随行、产品就市,社会商品逐渐丰富,百性选择性越来越大,这些单位也慢慢走过了辉煌,归于沉寂。州商业局机关也悄悄发生着变化,在整合了招商局、物资局、外贸局等职能后,演变成了州商务局。
(来源:荆林钢原创投稿,图片来自网络,康定微生活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