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站行业新闻

新闻中心

Service support

1945年日本投降,2万日军逼迫1万女人深藏长白山,至今下落不明

一九四五年,裕仁天皇发布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两天后,命令全部武装部队停止一切战斗。

然而,在中国东北的长白山境内,两万关东军不愿受降,他们裹挟着一万女人孩童,密谋卷土重来,国军、解放军展开地毯式搜索,但至今七十七年已过,依然没有搜寻到一点足迹,三万余人仿佛被神秘的长白山山神吞噬殆尽,真相到底是什么?

 

长白山“水怪”传说

一九六二年,一位名叫周凤瀛的气象站工作人员,用望远镜观察着长白山天池,突然,湖面上出现一阵剧烈的波动,随后,两颗动物的头浮出水面,只见他们不断追逐着,一会隐入河中,一会浮出湖面。这是建国之后,关于长白山“水怪”的最早纪录,到如今,已经有近一千多起类似事件的目击者。

而关于长白山怪兽的记载,古已有之,《奉天通知》中写道:金黄色,首大如盎,方顶有角,长顶多须。四顾不见,均以为龙。清朝时期,朝廷视其为潜龙龙脉,封禁了两百多年,也因为无人涉足此地,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无数瑰宝。时至今日,成为中国水怪传说的由来,也成为无数盗墓小说最大的素材,引得众人纷纷想要前往,一探其深浅。

 

而此间龙脉一说,也就是镇守中国数万疆土的“保护伞”,抗日战争期间,日军肆无忌惮进犯华夏大地,犯下累累罪行,险些让中华千年基业毁于一旦,若真应了龙脉之说,是否真是山神显灵,断绝了日军最后的妄想?本期我们一起聊聊长白山“最后”的日军,探寻一下当年故事的始末,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长按点赞加关注,顺便转发一波,您的支持,就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日军建立伪满新京的野心

历史的巨轮拨回到一九四五年八月份,在此之前,苏军雄赳赳气昂昂,一路攻克到柏林国会大厦,在早已破烂不堪的大楼顶端,插上了鲜艳的胜利旗帜,自此,法西斯联盟彻底奔溃,战斗民族的称号响彻全世界!

 

随后,遵照雅尔塔协议的相关规定,一百五十万苏军进抵远东,早已强弩之末的七十万关东军一击即溃,十万战死,六十万搭上了前往西伯利亚的列车,从此“樱花味土豆”名扬海内外,与此同时,美国两枚原子弹套餐如约而至,裕仁天皇彻底被打服了,心甘情愿签署投降书。

然而,战争过后的重建及安置工作,往往是最令人头疼的,日军本土建筑物、土地、工农业设施遭到大规模破坏,经济一蹶不振,但在老美的有意帮扶下,一切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苏联境内的战俘也受到了“厚待”,毕竟苏方未曾签署《日内瓦公约》,不必随大流尊重俘虏。但在中国境内,日军战俘却成为一个大问题。

 

战前的东北全境,都处于日军掌控下,是对方为了密谋全中国,而建立的伪政权,九一八事变之后,溥仪与日本人勾结,以签订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为交换,允许日军进入中国,使日军的入侵变得合法化,但溥仪不知道,新时代的浪头早已势不可挡,在他被日本军警护送着抵达东北,登上皇位,享受着众臣高呼“万岁”的时刻,二战局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欧洲战场,苏联由最开始的猝不及防,到最后的绝地反击,太平洋战场,美国的加入,让局势逆风翻盘,各类大型海军装备齐上阵,拼的就是高科技,在这方面,资源严重匮乏的日军逊色太多了,很快就被揍得毫无还手之力,中国战场上,除去东北,其余全境都在不断被解放中,人民接受新社会的思想教育,万众一心赶走日本侵略者。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溥仪与日本在东北建立的伪满洲国,总有一些精日分子会误导众人,让现代人有了一个思想误区,东北在伪满洲国时期,要比现在富强很多,而长春也在那样的背景下,成为亚洲第一个普及抽水马桶,以及管道煤气的城市。如今的东北相比南方许多城市来说,在教育、经济等方面确实差距悬殊,此言论一出,立刻带跑了无数东北人,让人觉得日本好,现在还不如日本掌控下的东北。这种观点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因为清政府的懦弱无能,导致两次日俄战争中,俄国与日本先后接管了东北铁路,拥有在沿线建造新城的权利,到了一九三一年伪满洲国成立时,长春已经形成界限分明的中日俄三大聚集区,伪满新京随之诞生,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一国首都,在日本的掌控下,伪满新京开展了浩浩荡荡的城市规划与建设。一九三五年,苏联将中东铁路的运营权转给日本,长春自此变为中日分化的城市布局。

 

精日分子的“理想国度”,便在此时诞生了,当时日军将长春分为四大区域。其中官属区,也就是伪满洲国的政治权利中心,比如,溥仪办公地、居住地、休闲场所,及列位官员的住所。这里也被划分为一级居住地,各项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然而,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这些官员也可以换个称呼,汉奸、卖国贼,以侵害国家利益,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自然得到日军优待。

其次是日本人居住地,多位于城区,生活水平甚至远高于日本本土,下层官兵住所配备暖气、煤气、自来水,以及全套的卫生装备,上层官员多为独栋别墅,花园、草坪、车库应有尽有,除此之外,生活设施相当完善,学校、医院、舞厅,甚至宠物诊所都包含在内,新区内的高尔夫球场、动植物园等,也专供日本人使用。

 

最后就是中国贫民区,日军将全部百姓强行赶到伊通河以东,这里保持着最原始的面貌,取暖设施、煤气、交通工具一件没有,厕所都是露天的,至于街道小巷都是土路,渴望的自来水当然也没有,只有井水或者附近的水栓。不仅如此,因为靠近河边下游地带,污染非常严重,日本居民区工业化造成的各种废气废水,直接排到河中,给百姓带来巨大伤害。

肉体上的摧残,可以通过拼命反抗来达成,但精神上的桎梏,却格外令人窒息,在长达十多年的统治中,日军大力推行奴化教育,青少年每天早上必须向新京以及东京方向叩拜,被灌输中日亲善、民族协和等奴化思想,还要学习日语,日本文化等,长期如此,这群未来的花骨朵,不知汉语只会劳动,供日本人驱使,这样的教育也给东北人民带来空前绝后的灾难。因此,历史教训不敢忘,历史真迹也要不断去追寻,严防死守侵害国家利益的不良因素存在。

 

幸运的是,在那样艰难绝望的环境下,先辈们用血肉之躯,为后世打开一条通道,国共合作,日军不敌,渐渐败退,苏联的八月风暴正式开启,沿着伪满洲国的国境线,长春、哈尔滨的日军接连死在苏军的狂轰滥炸下,为了出其不意,苏军甚至选择夜间行动,坦克与装甲车的呼啸声中,势均力敌的战场,瞬间变成单方面屠杀的爽文剧,此战,关东军伤亡十万,被俘六十万。

除此之外,在东北境内,由于日军多年的殖民与驻军,全部人数已超过惊人的一百多万,招安肯定不行,毕竟军国主义荼毒下的日军,在享受多年的美好生活之后,突然幻想破灭,万一再奋起抵抗,新一轮的大战在所难免。针对这个棘手的问题,我党给出了合理的建议,想去西伯利亚的,跟着苏联走,想回国的就等着国际上的遣返行动,以战败国难民的身份回归故土,剩余没有参与侵华的普通人,比如医生、工人等技术型人才,则全部被我军收揽,发挥自己的余热。

 

但还有一部分顽固日军,他们坚定地认为,天皇投降乃权宜之计,总归有东山再起的那一天。为了给后续起事保留有生力量,他们各自寻找了可信任的“靠山”,比如在山西境内,为阎锡山所用的日军。比如躲藏在长白山中,装备精良的两万日军。

长白山日军

长白山在中华大地上,一直以神秘著称,它位于东北境内,常年被大雪覆盖,山上有浓密的原始森林,气候非常恶劣。很少有人愿意前往,但也因此,成为一道天然的屏障,日军占据东北期间,在此修建了大量战备仓库与防御工事,储存了大批物资。

 

日本战败后,不少日军带着武器躲进长白山,在相关的纪录中显示,总人数一度接近三万,其中两万为关东军余孽,一万为之前滞留在东北的日本妇女与儿童。当然,一开始,并没有知道这个具体数字,直到后来,国共两军隐有内战趋势,双方都开始最大化地争取残留日军,发挥其最大效用。彼时国军东北保安司令部在执行任务时,恰巧截获了日军电台发出的情报,长白山日军浮出水面。

在取得联系后,日军称在长白山一带,他们共有三十个分部,加上收容的难民,总人数约三万,且内部武器弹药充足,预计可维持十年左右,但粮食却只够六个月左右,希望国军能快速赶来接应。我军自然也不是盖的,在国军收获情报的第一时间,也获取了三万日军残留的消息,不同的是,国军密谋合作,共同对付我党,我方却担心这支庞大的、武器精良的日军,会对当地百姓生命安全产生威胁,两万也不是个小数字,对于国防部门也是一大隐患。

 

于是国共双方展开竞技赛,比谁先找到这支日军。

一九四五年十一月,国军以接收东北主权的名义,强行让杜聿明带兵冲破我军防线,一路开进东北腹地,次年,沈阳、长春等地被接收,长白山近在咫尺,为了有一个正大光明的出兵理由,东北保安司令部宣称,为了百姓安全,挖出残留日军,对其给予惩罚,事实却是招揽日军残部为己所用。

不过,此时的长白山属于我党东北抗联的管辖范围,即便他们前期大肆推进,此时也不敢过多造次,于是只能选择侦测日军电台信号,获取具体位置。与此同时,我军也做出了巨大的努力,派兵在长白山内逐帧搜索,出动飞机低空巡查,大海捞针下,倒是抓获了几个日特组织,但三万日军的踪迹,却死活没有寻找到,甚至都没有任何大部队生活的痕迹,这就格外令人深思。

 

但国军在此时有了新发现,通过侦察,他们联系到了关东军二九零部队的残余势力,对方声称士兵约三千人,平民一千人,由一名叫铃木的指挥官率领,闻此消息,东北保安副司令郑洞国,立刻发电禀告杜聿明,一层层消息递交上去,老蒋很快知晓了三万日军或许是真实存在的,他立刻命令部队继续跟进,随时播报第一消息。

郑洞国也要求铃木继续前行,寻找其余日军,有了中间人,办事方便快捷许多,在抵达老岭村附近时,铃木再次碰到一支约八百人的日军,与其指挥官进行会晤,并劝谏其与国军合作,对方欣然同意,为了表明诚意,称寒冬到来之际,将大肆掠夺八路军的武器弹药,之后国军趁虚而入,给予我党致命打击。

 

但这些人也提出相应的要求,首先就是三十万现金及五台五线电机,另外准备足够的药品,其次将妇女儿童遣送回国,最后就是派发传单,给予散落的军民安慰。这对于老蒋来说都不算事,他立刻下令答应对方全部请求,准备好所有物品后,派人前往交涉。值得注意的是,直到此时,双方都是电台联系,并未实际会面。

之后,一位叫钟德荣的特务自告奋勇,潜入东莞解放区,联系位于长白山的关东军,令所有人震惊的是,在他抵达预定地点后,几万关东军不见踪影,他本人则差点被当地公安部门逮捕击毙。后期,国军不断派兵想找出隐藏在山内的关东军,但结果一无所获。直到我党发起冬季反攻,东北局势被彻底扭转,国军大部队被迫龟缩在长春、沈阳等城市,招降工作就此止步,这个离奇的事件也被流传下来!

 

脑洞大开的猜想

  • 冻死

一开始,有人做出推测,每年的深冬,长白山最低气温可达零下三四十度,关东军补给不足,不可能扛过寒冬,因此,那些人极有可能被冻死了。

但这种说法极其不可靠,我们前文也提过,日军在此修建了大量据点,物资足以支撑很长一段时间,既然考虑到这类因素,低温御寒措施自然包含在内,退一万步讲,这支数量庞大的军队确实被冻死了,但后续我党多次进行地毯式搜索,均一无所获,上万人冻死,不可能一点踪迹都没留下,这个说法显然被否定了。

 
  • 野兽分食

再有就是被野兽啃食掉了,要知道,长白山属于原始森林,内部大型野兽很多,他们的聚居地被侵占,自然要奋起反抗,三万人就这样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进了野兽肚子,这种猜测更加不靠谱,原因依旧是武器装备的充足,大型野兽固然可怕,但对于拥有现代化武器,且素质极高的军人来讲,依然不堪一击。更何况,野兽吃人又不吃武器,我党战士搜寻时,可是任何踪迹都没找寻到。

  • 生化武器、自取灭亡

还有生化武器一说,众所周知,日军在东北时,设立了臭名昭著的731部队,类似这样的机构不再少数,长白山内部,极有可能建立了某些见不得人的实验室,在日军进入躲藏的时候,不小心引起塌方,导致当中生化武器泄露,毒死了这三万多人,这种死法简直是大快人心,因果报应也最是令人舒爽。

 
  • 天罚报应

当然,结合现在关于长白山的各种水怪、灵异邪说,有人便猜测山神降世,惩罚了作恶多端的日军,其中一个最为活灵活现的传说,便是金朝名将蒲鲜·万奴,据说此人因经常吃败仗,害怕首领砍头,于是带着残兵抵达长白山一代,自立为王,建立了名为东夏的国家,或许是环境使然,让他特别信奉神鬼之说,逝世前,特地令属下为其陵墓布下诅咒,擅闯者死,而三万日军或许就是中了诅咒,离奇消失的。除此之外,还有说日军触怒了山神,长白山山神便将他们变为野兽,成为周边百姓的猎物,以赎他们犯下的滔天罪孽。不过,建国后不许成精,相信科学,抵制迷信,此种说法自然被刷下去了。

 
  • 归顺老蒋

也有一个最为靠谱的说法,那就是三万日军早已归顺老蒋,他们通过各种隐秘的方式,加入国军队伍,成为合法军人,解放战争时期,一个个都成了老蒋的替死鬼,消散在这片曾经掠夺过的土地。这个猜测非常合理,毕竟即便到了解放战争时期,我国人民对于日军还是极其痛恨的,要知道了日军归到老蒋麾下,国军威望自然崩塌,积攒的信誉也早就毁于一旦了,因此,收编后,国军刻意隐瞒其身份,导致数万日军凭空消失也不足为奇了!

 
  • 两党设伏的圈套

最后,便是现代网友依据相关资料进行的思维散发,也是最贴近历史事实的。那就是三万人或许本身就不存在。

基于此,便有了两种怀疑,其一,我党为歼灭国军,设下的一个圈套,毕竟老蒋派兵入长白山时,大多被我军战士一抓一个准,并进行了深刻的思想改造。三万人或许就是我军的一个“饵”。

 

其二,国军东北保安司令部为骗军饷设的局,毕竟当时日军的要求是现金、电台、医疗物资,或许最开始,位于东北的国军确实搜寻到几百个残余日军,但人数太少会惹老蒋不高兴,更何况,几百跟近千也没差了多少,于是这个数字就多了个零,再逐级递增,就像一直以来的官员制度,朝廷赈灾下发几十万两白银,真正到了难民手中的只有零星一点渣渣。而此刻,情况反着来,这个报告抵达老蒋桌前,便成了三万余孽,相关经费一批,终成竹篮打水一场空!

当然,关于三万日本人还是有真实纪录的,只不过结局未明,便引发了众多猜测,成为一桩费解的悬案。

 

对后世的警告

不过,战争年代,当时的人民还未从封建迷信的荼毒中醒悟过来,造就了一桩桩令人费解的悬案,即便是如今,也有许多被传为灵异事件,实则啼笑皆非的故事,譬如曾经的《走进科学》中诸多悬案,老农几十年不喝水,居然没死,真相大白后,竟是因其饭前喝汤,村里一大哥随时随地吐血,乡亲们传他是吸血鬼转世,真相大白后,竟是牙龈出血!

如今作为新时代青少年,接受了祖国的教育,自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神话传说听听便可,真相还是得自己去慢慢挖掘!

 

好了,本期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对于三万日本人最终归宿的几大猜测,你更偏向于哪种呢?评论区说出你的观点,也请大家长按点赞加关注,方便浏览后期精彩内容,感谢支持!

来源:编辑:author发布时间:2024-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