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发布 | 丽江热线APP
迎来雨水节气的丽江人,竟也迎来连续降雪,飞雪迎春,踏入春天的我们,依然在冬季余韵里瑟瑟发抖~~~
记者从丽江市气象台了解到,受高原低槽与冷空气共同影响,2月20日下午起,我市出现大范围低温雨雪天气,全市九成以上乡镇出现降雪,中高海拔路段出现道路积雪与结冰。
20日8时到23日8时(过去72小时)全市137个自动气象站平均降水9.2毫米,有133站监测到降水量(部分高海拔站点需雪自然融化以后才能测得降水),其中0.1~9.9毫米76站,≥10毫米57站,华坪县兴泉镇文乐站22.7毫米为最大,城区祥和站5.3毫米。全市日最高气温普遍累计下降8~16℃,东部地区下降幅度超过20℃,其中华坪县中心镇华坪站达到“倒春寒”标准。
据监测,22日8时到23日8时(过去24小时)全市137个自动气象站平均降水2.4毫米,有111站监测到降水量(部分高海拔站点需雪自然融化以后才能测得降水),其中0.1~9.9毫米108站,≥10毫米3站,玉龙县大具乡甲子站11.6毫米为最大,城区祥和站0.5毫米;祥和站最低气温低于0℃。
“在22号我们华坪站的平均气温以及最低气温都是刷新了我们华坪站建站以来最低值,从一月中旬开始,到现在频繁出现了7次不同程度的低温雨雪天气,这段时间以来,日照也是较常年偏少两成以上,达到了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第二少的年份。”丽江市气象台台长赖云华告诉记者。
小薇科普
啥是“倒春寒”?
入春后,天气回暖,忽然遇到北方冷空气南下,气温骤降,可谓“乍暖还寒”,人们称之为“倒春寒”。“倒春寒”一般发生在初春季节转换时期,前暖后冷,发生时气温明显低于常年同期平均值。
不是随便哪次降温都能扣上“倒春寒”的帽子。气象部门对于“倒春寒”有具体的标准, 云南省气象局用低温的强度、平均气温的常年对比来判断是否达到“倒春寒”,比如2月份判断“倒春寒”的标准为:连续4天的滑动日平均气温低于月平均气温5℃以上;或某天的日最低气温低于月平均最低气温5.9℃以上。在这两个标准中,如果满足其一,只能算作是一般“倒春寒”,如果同时达到了两个标准,就能算作 “强倒春寒”。
我国大部地区的“倒春寒”发生时间主要在每年春季3月-4月,南方回温快,更早入春,发生倒春寒的时间自然早,云南“倒春寒”发生时间主要为2月下旬~4月上旬。
根据目前掌握的气象信息分析,丽江市气象台预计:
今天白天至24日 全市大部地区多云转晴,气温回升,中高海拔地区夜间到凌晨有霜冻或结冰;
25~26日 全市大部地区晴间多云,中高海拔地区夜间到凌晨有霜或结冰;
27~28日 我市西部地区多云有局地性阵雨(雪),其余地区晴间多云;
3 月1~3日 全市大部地区晴或少云,中高海拔地区夜间到凌晨有霜或结冰。
广大市民请注意防范转晴以后由辐射降温可能造成的霜冻与结冰。
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不止丽江人,还有农作物!据了解,“倒春寒”发生时,可使正处于返青或拔节生长阶段的冬小麦遭受不同程度的冻害,可使已经播种尚未出土的棉花、水稻等农作物出现烂种,已经出土的幼苗大量被冻死。以早稻为例,当日平均气温在11℃或11℃以下,连阴雨达3~5天,或在短时间内气温急剧下降,且日最低气温降到5℃以下时均可造成早稻烂秧和死苗。因此,打响农作物保卫战刻不容缓!这不,我市一些乡镇在今天发布了防寒通知。
小薇来支招
图片来源于丽江市气象台
除了对农作物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低温天气对交通造成的不良影响依然不容小觑。
“这样明显的低温雨雪天气会造成我市高海拔地区道路的积雪和结冰,以及东南部农经作物以及热带、亚热带作物可能会造成冻害,并且基本上海拔2400米以上的地区,特别是一些高山路段和背阴路段,它的道路积雪和结冰情况非常严重 ,一度会造成交通的中断。随着天气的转晴,情况会逐渐好转好,但是一些背阴路段可能还是需要一段时间来缓和结冰情况。在这里提醒市民朋友,在出行时一定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听从相关部门的指挥。”丽江市气象台台长赖云华说到。
温馨提示:入春后,人体免疫力下降,加之气温下降,容易诱发一系列疾病,所以大家一定要做好保暖防寒工作哦!
记者/李琳瑛
编辑/和润黄
责编/和众学
热线电话/0888—5112277 微信/lijiangtv
丽江市广播电视台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