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海冰是一种人力无法模仿的自然奇观
谁说看冰雕一定要去哈尔滨,人工的雕琢再美也比上鬼斧神工的自然之作,辽宁海滨的海冰是一种人力无法模仿的自然奇观。
谁说看海一定要等到春暖花开,今冬,辽宁持续遭遇低温天气,本已开始慢慢融化的海冰,又再次“聚拢”在辽宁沿海城市部分海域海岸线,形成壮美的“冰海”奇观,吸引很多游客前来观赏和拍照。
据了解,海冰是北方海滨独有的一种美景。每年的初冰期在12月中下旬,盛冰期在1月份以后。
大连夏家河子海冰 摄影 吕文正
近日,受持续低温影响,大连市夏家河子附近海域海冰范围扩大。在冰面上,海鸥、野鸭等禽鸟时而展翅飞翔,时而俯身觅食,时而追逐嬉戏,人们在冰面上游玩,宛若极地冰原世界,构成了如诗如画般的自然生态美景,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市民来这里观鸟、采风。
辽宁海冰观赏攻略:这几处海滨的冬景美不胜收
夏家河子海滨
大连夏家河子海滨海水凝结成的冰块,远远望去,整个海面全被冰层覆盖,根本看不到边际。
由于天气冷暖交替及海水涨潮的巨大推力,冰层被撕裂挤碎,碎冰、大冰块再重新冻结。受天气等因素影响,每一年海冰的景致都是独一无二的。
瓦房店驼山排石冰海
隆冬时节,大连瓦房店驼山排石的崖壁上挂满了洁白的冰凌,形成了壮美的天然冰雕。
驼山石壁是典型的海蚀地貌,高约20米,绵延千米,如墙似壁,十分壮观。石壁岩石层层叠叠,齐齐整整,好似卷卷佛经摆放在那里,故也称“佛经岩”或“千层壁”。
石壁崖体呈土黄色,十分陡峭,如刀削斧劈般屹立于海边,经海水长时间侵蚀,形成了独特的海蚀崖。
东港亲水平台
冬日大连的黄海大都是不结冰的,但东港海边木栈道和铁栏杆却为滨城带来了一部冰挂奇景~
北风呼啸,拍打起的海水喷溅到铁栏杆上,海水瞬间凝结成冰,一朵朵浪花的绽放,一层层冰凌的包裹,为道道栏杆镶上了条条冰锥,层层叠叠形成一道独特的“冰墙”,绵延数公里尤为壮观。
旅顺口西湖咀
旅顺口西湖嘴,差不多是辽东半岛靠近渤海的最西端,是大连地区欣赏渤海落日的绝佳之地,逐渐成为摄影发烧友最钟爱的取景地。
西湖嘴海域浪涌强劲,浪花拍到岩石峭壁上,在低温下结成冰花。流冰层层堆积,形成了冰岩交错的奇观。
在西湖嘴,成片的海冰包裹岩石,产生了一种国画才有的效果。海岸线纵横交错,似极地般壮丽。
葫芦岛兴城海冰
辽宁省兴城市海滩附近的海面上出现大片海冰,呈现壮美的景观。
专家提醒市民,海冰与淡水冰结构不同,即使天气再冷,海冰再厚,海冰层也不结实,随意踩踏仍然存在危险,不建议市民们在海冰上面站立和行走,站在岸边观赏就好!
----------------------- 事件分隔线 --------------------
碣石学名叫海蚀柱,这种石头的形成是沿海基石残山经过长时间风化,软的脱落,坚硬的矗立在岸边或海里。葫芦岛市绥中碣石因曹操在《观沧海》中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耸峙。 ”的诗句而名扬海内外。
由于受风向、水温和潮汐变化等原因影响,位于海中的3块碣石每年很少整体露出真容。
2月16日上午9时,绥中东戴河止锚湾类似“落干潮”奇特景观又开始出现,吸引了众人前来观赏。大约2小时后,碣石附近的海水基本退去。16时许,海面上刮起了西南风,海水开始涨潮,两三个小时后,海水恢复了平时状态。
碣石出现“落干潮”景观。摄影 靳超坤
当摄影爱好者和游客们亲眼目睹那几块神秘的“海石柱 ”,他们说:简直是太震撼了。
据熟悉这种现象的老渔民介绍,“落干潮”多出现在每年10-3月之间的初一或十五左右,此次提前几天,分析可能是由于当天上午刮西北风,与自然落潮叠加作用后形成的现象。
据海洋气象站的工作人员介绍,止锚湾海域处于山东半岛与渤海海峡环抱之中,每当退潮赶上刮西北风时,海水就会由西北向东南流去,当地人叫落干潮,400多米的疑似甬道、附近河床就会裸露出来,形成自然奇观。
----------------------- 事件分隔线 --------------------
虽然海冰“奇观”吸引了游客的目光,成为辽宁冬季美景之一,但辽宁大连海冰加重,数百渔船被“冰封”。
金石滩渔港海冰逐渐融化
大连市金石滩渔港海冰逐渐融化,被海冰冻住的大批渔船得以解困,渔民们驾驶船只在融化的海冰间破冰穿行,开始海上作业生产,收割运输裙带菜等海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