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站行业新闻

新闻中心

Service support

广东惠州:慰问气象“老兵”霍金钊 向“光荣在党50年”党员学习

近日,惠州市红棉慈善会志愿者来到惠州市惠城区下埔国华大厦、惠阳区气象局原副局长霍金钊家中,探望慰问这位入党62年、曾奋战祖国边远地区白山黑水间34年的老党员气象“老兵”,向他送上水果、“一典心意”惠州手信,学习他不忘初心、践行使命的高尚情操和为民精神。

 

响应祖国号召毕业到东北工作

今年“七一”前夕,建党百年华诞到来之际,霍金钊领到了一份珍贵的礼物——“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在党的百年华诞到来之际获颁“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霍金钊说这是中央对老党员的肯定,弥足珍贵。

 

惠州市红棉慈善会会长、“广东好人”李鸿国和“惠州最美志愿者朱丽妹”探望慰问霍金钊夫妇。

霍金钊于1936年出生在惠州桥东一个普通家庭。霍金钊听着革命先烈的英勇故事、沐浴着新中国的阳光成长,发奋读书,考上了“东江名校”惠州市第一中学,成为家里的希望。

 

1955年夏天,立志科技报国、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霍金钊,以优异的成绩选送中央气象局成都气象干部学校。由于国家需要,翌年,霍金钊从成都气象干部学校毕业。“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口号激励和鼓舞着霍金钊,一腔热血的霍金钊,自愿申请到新疆、西藏、黑龙江等边疆地方去经受考验和锻炼。

霍金钊最后被分配到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呼玛县十六站建设森林气象站。该地处于原始森林腹地,交通、通讯和生活物资补给极不方便,10月份进入严寒季节,白雪皑皑,滴水成冰,这对来自广东的霍金钊是巨大的考验。霍金钊和一名老技术人员,克服了恶劣条件,发挥所学,完成了建设森林气象站相关任务。

1957年的春季,霍金钊转至黑龙江绥化市望奎气候站工作,后又因工作需 ,于当9月被派到牡丹江市穆棱县气象站任站长。

“当上站长,我的工作劲头更足了。” 霍金钊回忆,那时,他单身一人在站里吃、在站里住,工作起来不分昼夜和节假日,下乡全靠步行,一去就是10天半个月。当时农业气象取土方法很不方便,特别是进入严冬季节,要测至一米深,取一次土得半天时间,用铁锤硬往下砸,震得手生痛,手脚受冻,浑身却冒着汗,这些累活霍金钊都抢着干。

在霍金钊的带领下,全站人员共同努力,站里各项工作业绩提升,为当地防灾减灾、保障公众生产生活安全提供了高质量的气象服务。

 

1959年霍金钊参加全国群英会期间在北京天安门广场留影。

1959年是霍金钊永远难忘的激情岁月。当年8月,23岁的霍金钊在铮铮誓言中加入中国共产党。10月26日,正值新中国成立10周年之际,全国群英会召开,霍金钊作为黑龙江气象系统唯一代表与会,与 6500多名来自全国各行各业的先进集体和先进生产者代表欢聚人民大会堂。

“参加群英会,让我感受到新中国朝气蓬勃、干劲冲天的气象,更加鼓足工作生活精气神。” 霍金钊回忆,在此后的穆棱岁月,他深入全县山山水水进行调查、对比观察,为政府部门开展农业等生产提供参考数据,亦为全县水稻生产推广、跃居全省先进县做出积极贡献,同时,他带来同事们精益求精、科学判断的天气预报,特别是多次灾害性天气,为当地政府和群众开展抗洪抢险、防霜抗旱、保障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
因爱岗敬业,工作出色,霍金钊相继获评黑龙江省劳动模范、全国气象部门双文明建设劳动模范、黑龙江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牡丹江市优秀共产党员等。
在白山黑水间,霍金钊一干就是34年。34年间,他在黑龙江成家,妻子来自北京,也是气象工作者。孩子们在东北长大,都讲得一口地道东北话。

年逾半百回惠继续一线气象工作

往昔通讯、交通不便,霍金钊很少回惠州探亲。34年间,回乡探亲的次数不到十次。随着年龄的增加,对故乡的思念与日俱增。

1990年春天,年逾半百的霍金钊话别他的“第二故乡”黑龙江,调回广东工作,先在海丰县气象局工作半年,然后转至惠阳区气象局。他继续以身作则,带领年轻人在一线工作。临退休前,身体硬朗的霍金钊还爬上三四层楼高的水塔进行防雷检测,让很多年轻同事自叹不如。

1998年,霍金钊光荣退休,为自己42年的气象科技工作画上圆满句号。

 

霍金钊夫妇在回忆以前珍贵的相片

“惠州是我的故乡,黑龙江则是我的第二故乡,是党和人民培育了我,给了我美好生活。”退休后,霍金钊喜欢阅读报刊,保持学习和锻炼身体的习惯,他也乐于发挥余热,关心惠州各项事业发展,积极为气象事业发展献智献力。

“我国的气象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史,就是一代代气象人响应党的号召、践行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的创业史、奋斗史、发展史。” 霍金钊表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他将继续以老牛爬坡的拼劲,发挥余热,一心向党、一生为民。(记录者:李鸿国 林美英 摄影:侯县军)

责任编辑:丁原

来源:编辑:author发布时间:2024-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