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是人民群众的期盼,也是气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安全福祉的必然要求。9月28日,记者来到许昌市气象局,与工作人员谈起气象服务工作,了解许昌市气象发展的千变万化。
据了解,天气预报的突飞猛进和气象监测水平的提升有很大关系。目前,许昌市的常规气象要素已实现自动化监测,监测数据实现了分钟级采集,采用地面通信和卫星通信网络传输,监测数据更加稳定、准确、客观。这个转变使气象监测能力明显增强,获取的气象数据也更加充足。在如今几乎人手一个智能手机的时代,过去以周、天为单位,以市、县为区域进行的气象预报,已经不能满足群众日常生活的需要,应运而生的网格化预报可以提供更精细、更个性化的气象服务。而今,许昌市已经实现了5公里网格化天气预报,并建有多要素气象站100多个,监测着全许昌市的温度、湿度、风向、风速、降水量等气象要素变化。
2021年6月份,在市委、市政府和河南省气象局的大力支持下,X波段双偏振有源相控阵雷达在许昌市气象部门投入使用。新建成的双偏振有源相控阵天气雷达是目前国内最先进、河南省首部安装的气象监测雷达,该雷达可以在一分钟内对68个高度的气象信息进行采集,能够识别30M范围大小的天气系统。位于东城区的天气雷达塔,作为许昌市新的地标建筑,在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为推动许昌市气象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许昌市气象部门也在不断提升气象为农服务的能力,积极应对天气形势变化对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为农业生产防灾减灾工作的部署提供科学依据。在向社会公众发布天气预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基础上,与短信、广播、电视、报纸和网络媒体合作,拓展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渠道,不断拓宽公共气象服务信息覆盖面,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时效。积极创新现代农业气象服务,派出气象科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与广大农民进行交流,实地了解气象服务需求和作物最新进展情况,根据广大农民和涉农部门的反馈意见,适时调整服务内容和方式,提供更贴心、更周到、更细致的气象服务。
下一步,许昌市气象部门将在河南省气象局和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和部署下,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切实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