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李光平)近年来,双柏县坚持气象工作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的定位,抓好抓实相关工作,气象事业获得长足发展,在促进全县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防灾减灾、服务“三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气象基础设施加快完善。2000年以来,上级气象部门和县政府累计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选址新建了县气象局业务技术用房,建成了人工影响天气指挥通讯系统暨指挥平台,实施了12个人工增雨防雹作业点标准化建设或改造,新建和改扩建了国家气象观测站1个、区域自动气象站11个、高原特色农业气象监测站1个、山洪雨量监测站30个、数字化小雷达1个、负氧离子监测站2个,构建了涵盖观测台站、人工影响天气、综合监测网络等方面较为完善的气象基础设施。
气象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不断加快科技型、信息化气象事业建设,努力提高预报预测能力,及时发布预报预警,现已建成电视电话、手机短信、通信网络、电子显示屏等多种传播手段融合的气象信息发布平台,建立完善了气象预警信息发布机制,为全县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了“重要天气预报、气象情况反映、专题天气预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等各类气象服务产品和优质的气象服务。
防灾减灾工作卓有成效。气象工作主动致力于服务全县农业抗旱、库塘蓄水、森林防火、烤烟等农业生产,每年均视情况组织开展100多次增雨、防雹等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有效降低了干旱、冰雹等灾害造成的损失。争取实施了一批雷击易发区防雷设施建设,建成了配套的现代雷电灾害监测系统和预警平台,认真开展重点场所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施放气球审批两项行政许可,每年组织开展易燃易爆场所、雷电易发区防雷安全“双随机一公开”检查,有效避免和减少了雷击灾害的发生。
气象服务领域不断拓展。围绕县委、县政府“绿色崛起、生态立县”战略实施,气象主管部门积极发挥专业优势和职能作用,不断延伸拓展服务领域,主动助力全县生态文明建设。2016年以来,先后建成两个大气负氧离子监测站,在全州率先开展负氧离子监测。2019年成功创建为全州首家、全省8个县区之一的“中国天然氧吧”县(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