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站行业新闻

新闻中心

Service support

这些上座率爆满的“神仙课堂”欢迎旁听

带领学生一起种植油菜、棉花,或是在和学生积极互动“满屏弹幕”……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有这样一群“接地气”的老师,总是想尽办法与学生互动,拉近距离。他们的课堂也因为上座率爆满,被学生誉为“神仙课堂”——

来种地!在校园里拥有自己的试验田

授课老师:应用气象学院 江晓东 《作物栽培学》

这些上座率爆满的“神仙课堂”欢迎旁听

在《作物栽培学》的课堂上,总能听到江晓东向同学们娓娓道来:“瑞雪兆丰年”“平分秋色”“霜打的茄子——蔫了”......刚刚还令大家摸不着头脑的抽象理论,结合一个个耳熟能详的谚语,“一联想一思考,马上就懂了!”利用这些非常接地气的事例,同学们的思维可以一下子从云层之上的气流,飞跃到老家的田野里,每个人都有想法有话讲,课堂一下子“七嘴八舌”地热闹起来。

江晓东还给同学们布置了特殊的手工作业——在农业气象站的试验田里,种植油菜、棉花、小麦等农作物,并且结合农业气象知识定期做观测。“在校园里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小田,真是一件幸福的事呢!”

江晓东办公室的花瓶里插着各种植物,它们不仅仅是用来做装饰的,还是实验田里收获的作物标本,将服务于下一届学生的教学工作。这样的课程不只锻炼了同学们的实践能力,也提高了大家对农业气象预报与服务的认识,增强了利用专业气象知识服务农业生产的专业认同。

打开“弹幕”上课是怎样一种体验?

授课老师: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范春年《计算机思维导论》

这些上座率爆满的“神仙课堂”欢迎旁听

“你们喜欢听什么歌、看什么新闻?”上课前,范春年擅长通过“聊天”或是放上几个与课程相关的b站视频,巧妙地拉开一节课的序幕……

课堂上,在讲述有关计算机运行程序时,她还会拿着一张张准备好的纸片,让学生们自己上台扮演cpu、硬盘等设备配件,让学生在快乐的Cosplay过程中掌握计算机运行原理。

范春年紧跟同学们的喜好,“我自己也经常去b站上看mooc的课程,或是找找有关计算机内部结构的剖解视频……”不仅如此,她也经常给同学们讲述计算机背后那些“大佬”的故事;她鼓励团队之间相互启发,愿意花大量时间精力让全班做一次大的课设……她享受课堂上同学们的“满屏弹幕”,也努力活跃全班的气氛。同学们在做毕业课设时总是不约而同寻找她的身影,是同学们心中的“亲亲老师”。

她的课堂让高数不再“凉凉”

授课老师:数学与统计学院 刘小燕《高等数学》

这些上座率爆满的“神仙课堂”欢迎旁听

当极具理性的课程遇上温暖感性的风格,刘小燕的高数课如同山间清泉、涓涓细水,缓缓淌过学生们的心田。刘小燕希望学生们能以相对轻松的心态面对高数,这也是同学们上课最深刻的感受——如沐春风、春风化雨,“我们对高数课的爱就如同镇江人离不开香醋那一般……”

十多年的教学经历,让刘小燕更注重学生的思考——创建学习小组讨论、“招募”课堂小老师以及“验收”小组的讲课视频。然而,刘小燕也不得不感慨:如今的自己与学生们有了不可避免的“代沟”。为了解关心同学们的日常生活与身心成长,开课之初,她会在学习通上发布关于“自我介绍与理想班风”的小作文,呼吁同学们主动认识自我、了解彼此;课堂上为了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她的“段子”又格外贴近生活,常常讲述自己的读书生活,希望以此唤起同学们心中的学习内驱力。

寓教于乐,晦涩的语音顿时可爱起来

授课老师:文学院 于锦恩《现代汉语》

这些上座率爆满的“神仙课堂”欢迎旁听

“《现代汉语》涉及到不少晦涩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知识,但是于老师却让这门看似枯燥的课一下子变得可爱起来。”上过这门课的同学评价道。

同课程一样可爱的还有于锦恩本人。初识于锦恩,朴素低调严肃认真,接触中又会发现他爱生活、爱运动、爱大笑,是同学们心中最可爱的锦恩老师。

于锦恩谦虚地表示自己在课程趣味性方面的探索没什么成就,殊不知他一本正经地讲笑话同学们就觉得十足可爱。在讲到形象色彩时,他放出了全智贤吃吮指原味鸡的广告。而讲到语体色彩时,他竟请同学上台模仿赵本山。“你们觉得什么话一听起来就是赵本山说的?”说着说着,他竟然自己也演起来了。看到打瞌睡的同学,于锦恩总会停下来“唠唠叨叨”劝一场……“寓教于乐”是他的课堂主旋律,现代汉语的知识难点在一片欢声笑语中钻进同学们的脑海。

由于有海外教学汉语的经历,一口流利的英语和有趣的汉语教学方法为于锦恩的课堂加分不少。他认为教书一定要保证科学性和针对性,教得深、教得透、教得有实用价值,这也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奥义。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甜子

校对 徐珩

来源:紫牛新闻

来源:编辑:author发布时间:2023-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