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位于东亚季风区内,除小部分属高原高寒气候以外,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区内降水丰沛,流域平均降水量达1057毫米。径流量十分丰富,长江口平均流量约为33980立方米/秒,年径流量达9755亿立方米。

长江入海口
长江的流域面积是黄河的2.4倍,而径流量却是黄河的16倍,相当于黄河、海河与淮河径流量总和的7.7倍。
流域内的降水,除青藏高原江源地区降雪较多外,大都以降雨为主。

长江上游沱沱河
降水分布的总趋势是由西北向东南递增,江源地区最少,只有250~500毫米;金沙江区间600~900毫米;川江区间600~1400毫米;宜昌以下,一般为800~1800毫米,江南大于江北。

长江流域降水分布图
河流的补给,除江源局部地区有冰川融水补给,金沙江和氓江在青藏高原部分有季节积雪融水补给外,大部分地区的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
长江的径流量主要来自上游和中游,分别占总径流量的47.1%和47.2%。但上游的面积(占全流域的55.6%)要比中游的(占37.4%)大得多。

金沙江流域(包括雅砻江)
长江上游,金沙江流域面积为49万平方千米,径流量为1546亿立方米;岷沱江流域面积为16.61万平方千米,径流量为1546亿立方米;嘉陵江流域面积为16万平方千米,径流量为694亿立方米;乌江流域面积为8.9万平方千米,径流量为527亿立方米。

长江水系图
金沙江几乎占上游流域面积的一半(48.8%),而其径流量却只占三分之一多(35.4%)。
这是因为金沙江流域位于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上,降水量是全流域中最少的,平均年降水量只有672毫米,流域平均径流深仅315毫米。

岷江流域
岷、沱江只占上游面积的16.5%,而径流量却占23.3%。由于流域内有川西及峨眉山等著名暴雨区,多雨中心降水量可达2400毫米,九顶山、大相岭、大凉山等高值中心,降水量超过1,600毫米。加以流域多位于山区,集流迅速,径流系数达0.65,成为全流域中最大的。

嘉陵江、沱江、岷江
长江中游,洞庭湖水系流域面积为26.3万平方千米,径流量为1946.1亿立方米;汉江流域面积为15.9万平方千米,径流量为574.1亿立方米;鄱阳湖水系流域面积为16.14万平方千米,径流量为1354亿立方米。

中游段水量主要集自两湖水系,其中以洞庭湖水系水量最多,占44.4%,而面积只占38.8%,因流域内有鹤峰、雪峰山、越城岭等多雨区,中心雨量可达1600~2000毫米,流域平均降水量达1460毫米。

长江中游水系
其次是鄱阳湖水系,水量占30.9%,而其面积只占23,8%,但流域平均径流深达839毫米,超过了洞庭湖水系,是全流域中最高的。流域内降水普遍较多,平均降水量达1576毫米。
下游无大支流注入,且地形平坦,又多湖泊,虽然降水量多在1200毫米左右,但径流系数很小,不到0.40,因而径流量增加很少。

长江下游的太湖水系
下游增加的水量最小,为530.41亿立方米,仅占5.7%,面积12.56万平方千米,占长江全流域的7.0%。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