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南日报网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尹江勇 刘晓波
“律动世界”带你认识化学元素周期表家族成员的各种奇妙表现;“遇见更好的你”引导观众进行一趟突破自我的心灵之旅;“榫卯的魅力”让人们领略中国古代工匠的建筑智慧……12月10日,记者从省科协获悉,中国流动科技馆区域常态化河南巡展活动日前在南阳市启动。未来两年半内,五套高水平的主题科普展览将为我省观众带来一场场科普的盛宴。
为什么要进行流动科技馆区域常态化巡展?
流动科技馆是推动科普资源普惠共享,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有效抓手,近年来扎根基层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在巡展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如展览时间短、内容重复,无法满足观众深度需求,容易产生审美疲劳等。为了进一步从深度、广度、持续度上提高流动科技馆的服务水平,中国科技馆在原运行模式的基础上创新运行管理体制,大力推动区域常态化巡展试点工作。
2019年,中科馆已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五个旗县、四川省遂宁市4个县(市)进行了试点运行,反响热烈,效果良好。2020年,中科馆计划在全国进一步开展试运行工作,因河南在流动科技馆巡展中表现突出,被确定为2020年的6个试点运行省份之一。
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王继芬表示,区域常态化巡展模式是对原有流动科技馆巡展运行管理机制的创新。此次巡展落地南阳,将有效缓解全市科普资源短缺、更新困难等问题,促进展览的常展常新,让流动科普资源在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实践中提质增效,让科学的种子在南阳广大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区域常态化巡展将采用什么模式?
据省科协巡展采用中央与地方共建、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配置展览资源的方式,以地级市作为独立的巡展区域,依托区域内有展示条件的县区级科技馆或公共设施,组合流动科技馆不同主题展的不同展览资源,在县区定期轮换展出,进而达到区域内全覆盖。可以解决地方科普资源更新困难等问题,丰富基层科普资源内容,促进基层展览常展常新。
我省运行由省科协负责统一规划,宏观指导;省科技馆作为执行单位,按照省科协要求进行全省试点工作总体策划和部署,对试点区域的巡展工作进行相关督导,向中科馆报送相关资料,并和南阳市相关单位结合不断总结巡展经验,完善运行模式;南阳市科协负责巡展的组织实施工作,选取5个县(市)做为试行站点,并组织5套资源进行轮换展出。
河南巡展为我省观众带来哪些精彩内容?
2020年中国流动科技馆区域常态化巡展在河南等6省、11市开展试点。南阳作为河南区域常态化巡展项目的唯一试点,将在2020年至2023年为南阳市带来《遇见更好的你——心理学专题展》《影子世界》《律动世界——化学元素周期表》《榫卯的魅力》《中国古代天文仪器展》五套主题科普展览,在桐柏、镇平、内乡、淅川、南召五个县进行定期轮换展出,每套展品每年巡展2站,每站展出半年。
此次河南巡展活动由中国科协指导,中国科技馆与河南省科协共同主办,河南省科技馆、南阳市科协、南阳市科技馆、各县人民政府共同承办。
据了解,此次河南巡展的内容包括:
《律动世界——化学元素周期表专题展》:本展览从元素周期表的形成、应用和发展入手组织内容,以科普展品为手段,展示各种与化学元素有关的性质和现象,使观众从中领悟元素性质的周期性规律,了解元素周期律的作用与意义。
《影子世界》:本展览共有34件展品,以展示光与影的特殊艺术效果为主要内容,分为影子的探索、影子的艺术、生活中的影子三个主题。通过让参与操作各种互动展品,体验光与影的神奇和美妙,了解光与影的基本知识。
《遇见更好的你——心理学专题展》:本展览以认识自我、追寻自我、完善自我为展示线索,引导观众客观认识自我,合理进行情绪管理与调节,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展览由36件互动展品组成,分为五大主题:认识自己,发现与众不同的你;管理情绪,塑造心境平和的你;理解他人,成为善于沟通的你;释放压力,追寻健康心态的你;突破自我,创造幸福人生的你。
《榫卯的魅力》:本展览以榫卯为主题,通过互动模型、文物复制品、多媒体、图文版等多种展览形式展示榫卯工艺在古代建筑、古典家具、造船、造桥等不同领域的应用,展现中国古代在建筑、家具等领域所取得的独特成就,向国内外公众宣扬古老的华夏科技文明,传播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与艺术。设置五个分主题,分别是榫卯的发明、榫卯与建筑、榫卯与家具、榫卯的其它应用以及现代榫卯的演变。
《中国古代天文仪器展》:本展览以古代天文仪器模型为主题,展品中既有曾经领先世界300余年的简仪,又有世界上最早能感知地震装置的地动仪、古代测定天体位置坐标的“浑天仪”等,还有测天体的玑衡抚辰仪、测定时间的赤道日晷、测定方向的正方案、测定太阳日食的仰仪、度量日影长度的圭表、测天体黄道经度和纬度以及测定二十四节气的黄道经纬仪、测量两天体角距离的纪限仪等十余种模型或复制品。